绿色的草坪上随处花团锦簇,中式长亭可供人观鱼纳凉,红白相间的二层小别墅美观明亮……东莞市道滘镇这座美丽的小花园,竟然暗藏日处理能力达5000吨的污水处理站!今日上午(7月12日),由中国报业协会融合发展中心举办的“助力生态环境建设 镇村水环境治理模式媒体调研”活动启动,来自中央、省级和市级主流媒体记者,以及广东各地城乡环境、城建水利相关单位人士齐聚道滘镇,共同聚焦、见证、调研、座谈该镇小河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创新模式。
东莞首座花园式污水处理站位于道滘镇小河村
道滘镇水环境治理取得多项殊荣
今天举行的座谈会上,道滘镇委书记曾平治分享了近年来道滘治水的成果和经验。道滘地处东江下游,东江南支流、北海水道、赤滘口河贯穿全镇,镇内42条内河涌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水域面积占辖区总面积的21.8%。2017年以来,道滘全面推行河长制,通过实施河长领衔治水等一系列流域综合整治措施和生态建设,从河湖“五清”“清四乱”专项行动,再到建设水碧岸美的万里碧道,河堤变得更安全,水环境质量取得重大改善,逐步实现了“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
近年来,道滘镇在水环境治理上取得多项殊荣。2019年,道滘获得水质达标率全市“单打冠军”。2020年,道滘获评全市“水环境质量单打冠军”。去年,道滘获评东莞市2021年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全市第一。并且为全市首个连续五年获评优秀的镇街。成绩的背后,正是道滘镇探索出了适宜自身环境整治、污水处理的恰当路径。
调研组一行来到位于小河村的东莞首座花园式污水处理站
有效解决污水厂二次污染问题
走访调研活动中,鲜花绿植簇拥的小河污水处理站引起了来宾的极大兴趣。道滘镇副镇长叶泽明介绍说,这个污水处理站在启用前,因主管网负载过重,损坏严重,小河污水无法接通入镇污水处理厂,造成污水横流,环境大受影响。道滘镇政府在进行广泛调研、了解的基础上,并立足于道滘未来的发展,采用中联环院士工作站的技术,创新突破建成了分布式示范工程,破解了道滘水环境治理的难题。
调研组一行来到道滘镇人民政府开展座谈
据中联环院士工作站总工程师刘培勇介绍,小河分布式生态地埋污水处理站按照标准污水处理厂建造,化验室、中控室、在线检测室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智能控制程度高。目前,每天可以处理小河片区工业、生活污水达5000吨,出水水质达到准四类标准,达标处理后的出水可以进行生态补水,用于公园绿地喷灌、道路洒水等。项目所采用的GMBR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污水厂臭味和噪声等二次污染问题,同时实现生态水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提升项目周边的环境品质。刘培勇用五个“零”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模式的特点:实现与周边环境“零距离”、项目建设“零占地”、环境影响“零污染”、再生回用“零排放”和污水收集“零转输”。经过3年多的使用,污水处理效果和环境“邻利”效应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小河污水处理站负责人赖伟鑫指出,污水处理站创新的生态地埋建设模式,与当地推行的地下二层至三层入地模式相比,投资节省40%,占地节省30%,运行费节省20%,运维可降碳30%。同时该技术应用范围广,可适合农村、乡镇、城市、市政污水、工业废水等处理。该模式的成立,创新解决传统单一大集中污水处理系统收集率低、进厂浓度低等问题,为大、中、小污水厂的建设带来了方向,为因地制宜、集中与分布结合、节能降耗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方案。
采写:南都记者 刘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