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内涝点分布图,2023东莞水淹地图,日前,《东莞市路面内涝积水防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印发。根据《工作方案》,当市气象部门发布黄色及以上暴雨预警时,水务、城管、交警和交通(公路)等部门必须到达易涝点(隧道、涵洞)现场,开展排水防涝值守工作。据了解,今年东莞需值守处置的易涝点共有67个,其中就包括了一直以来的内涝“痛点”——莞城东纵路。
台风“苏拉”登陆前,东莞水务工作人员对内涝点进行值守。
组成“三人小组”,负责易涝积水点处置
根据《工作方案》,路面内涝积水点包括易涝点和积水点两类。其中,易涝点是指:道路或地面在近3年内至少发生2次(含)以上的水浸事件,对城市道路交通及市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积水最大深度在20厘米(含)以上;积水时间在30分钟(含)以上;积水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的积水区域。
积水点是指:道路或地面在近5年内发生1次(含)以上的水浸事件,对城市道路交通及市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或属于易受淹隧道、涵洞,积水最大深度在15厘米(含)以上,积水时间在30分钟(含)以上的积水区域。
出现内涝积水点后,由水务、城管、交警,或水务、交通(公路)、交警等三个部门组成“三人小组”,负责易涝点、积水点的预防、现场处置及其相关管理工作。
东城需值守处置的易涝点最多,共有10个
《工作方案》称,当市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黄色、暴雨橙色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预警发布涵盖的区域,或启动应急响应的镇街(园区)相关部门和涉及的市直部门,立即执行内涝积水防御工作措施。
其中,发布黄色及以上暴雨预警后,水务、城管、交警和交通(公路)等部门必须到达易涝点(隧道、涵洞)(易涝点以水务部门排查台账为主)现场,开展排水防涝值守工作;属地镇街(园区)及市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号和内涝积水点情况,根据因积水点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及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实际情况,视情到达现场开展内涝积水点排水防涝值守工作。
当市气象部门未发布相关预警,但相关镇街(园区)或市直管道路出现内涝或积水,相关部门立即执行内涝、积水防御工作措施。
据了解,需值守处置的易涝点清单由市水务局进行动态更新,每次更新后共享至各园区、镇(街)和相关部门。2023年需值守处置的易涝点共有67个。其中,东城易涝点数量最多,共有10个,包括莞长路凯旋门酒店路段、温塘立交桥、上山门路段、榴花公园等;莞城共有4个,其中就包括了一直以来的内涝“痛点”——东纵路,此外还有兴贤街、八达路澳南二路路口和东城西路雍华庭片区。
台风“苏拉”登陆前,东莞水务工作人员巡查易涝积水点。
应急处置分雨前、雨中、雨后三个阶段
《工作方案》规定,当气象部门发布黄色及以上暴雨预警信号后,预警影响区域的“三人小组”需在30分钟内到达易涝点(隧道、涵洞)、积水点现场开展工作。内涝、积水应急处置工作分雨前准备、雨中值守以及雨后善后三个阶段工作。
其中,雨前准备工作包括:水务部门疏通雨水管渠淤泥,打开雨水篦子,设置安全警示标示设备;提前检查水闸、泵站、水库等工程设施用电、启闭情况,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并可适当提前进行预泄,腾出河湖库容,提高调蓄能力,减轻内涝负担。城管部门清扫路面和雨水篦子上的落叶和垃圾。交警部门到易涝点、积水点在岗值守,做好交通疏导准备工作;等等。
雨中值守工作包括:当路面出现15厘米(含)以上积水时,水务部门清理雨水口,加快排水,视情启用水泵强排,必要时打开雨水篦子(井盖)加快排水,并设置安全警示标示设备;根据水情、雨情和工情,调整工程设施排泄水量。到达值守现场后5分钟内,要将工作情况(含积水情况、出动人员姓名、联系电话、道路封控等)及时报送同级应急指挥中心,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续报。
城管部门发现路面雨水篦子有垃圾影响排涝时,清扫雨水篦子垃圾。当路面出现15厘米(含)以上积水时,交警现场指挥,疏导交通;加强上街警力,原则上当路面出现30厘米或以上积水时,立即实施封路措施;等等。
雨后善后工作包括:水务部门清除道路积水,关闭雨水篦子(井盖),撤回安全警示标示设备;检查排水工程设施是否有损坏应及时修复。城管部门清理道路和雨水口周边的垃圾、树叶、倒伏树木、泥土等。此外,交警部门疏导交通等。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东莞市水务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