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近日,在东莞大朗举行的第20届织交会上,电脑横机、一体成型机等纺织机械大受市场热捧,展会期间纺织机械成交额超10亿元。在沉寂3年之后,东莞毛织产业新一轮升级转型的变革正悄然来临。
根据此前规划,东莞将重点推进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重塑,加快推动向时尚产业、文化产业和智造产业升级,力争到2025年,服装鞋帽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规模达到1050亿元。
作为制造业重镇的东莞大朗,以“中国羊毛衫名镇”闻名全国,正推进大朗毛织产业升级转型,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核心区。
当前,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毛织产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大朗镇党委书记郭怀晋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大朗镇正加快推进大朗毛织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将更多依托智能吓数、3D设计展示、云上数据库、数字化供应链等数字化平台和技术,赋能大朗毛织产业实现从机械化到数字化的转型升级。通过聚焦“品牌化、时尚化、智能化、数字化”,大朗将持续开展“大朗优选”“数字赋能”等“六大行动”,积极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
超8成毛织企业已开展数字化转型
走进位于大朗蔡边村的升丽针织,一排排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和数字化的生产模式映入眼帘。这些同时运作的设备,能实现上百件毛衣一次成型编织、全衣无缝的效果。
升丽针织负责人秦淑军介绍,今年以来,升丽针织的生产车间经常灯火通明,工厂已切换为“人换设备不歇”的赶工模式,每天平均可生产近4000多件毛衣。
自1979年引进第一家“三来一补”毛织企业开始,东莞大朗镇用40余年“织”出了一个全国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毛织产业集聚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大朗拥有毛纺织经营主体超2.5万家,从业人员超20万人,规上毛纺织工业企业近200家,规下毛纺织工业企业1.5万家,全产业链年销售额达720亿元,年产毛衣9亿件。
在大朗,一件毛衣从设计到出大货,最快能在2到3天完成。如此快速的反应能力,得益于毛织产业发展多年形成的高度产业链集聚。
记者在大朗织交会现场看到,毛织机器繁忙地运转,机器上方是一个个纱线卷轴,纱线被拉扯着,随着机械上下舞动,机器下方缓缓“吐”出一件完整的衣服……这是东莞强隆科技研发的“一体成型机”生产出来的毛衣。
“一体成型机实现在织片、缝盘两个前整工艺上的自动化,能节省人工50%以上,整体生产效率能提升30%~40%。”东莞市强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健荣介绍,用普通电脑横机需先织出衣片,再由人工缝合在一起,而使用一体成型机只需将数据输入电脑,机器根据程序自动生产衣服,无须人工缝合,与传统的服装相比,一体成型的毛衣没有接头,舒适度更高。
事实上,东莞强隆科技从2018年开始自主研发毛织一体成型机以来,通过不断创新研发和投入,目前一体成型机销量已占据东莞1/10左右的市场份额。强隆科技的迅速发展成为东莞毛织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在近日举行的大朗织交会上,东莞强隆科技展出自主研发的一体成型机。程浩 摄
多年前,东莞通过奖励补贴毛织企业“机器换人”,短短几年内大朗就成为了全世界使用电脑横机最集中的地方,稳定了毛织产业集群的规模和产能。
近年来,东莞毛织企业由生产加工逐步向集研发设计、先进生产制造和品牌营销于一体的方向转变,实现了产业“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中间提升。
从机器换人到自动化改造,从工艺升级到产品升级,从技术升级到如今的数字化转型阶段,东莞毛织业通过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毛织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其中,大朗毛织在数智转型、创意设计、品牌培育中走在行业前列。
目前大朗不仅是全国最成熟的产业链聚集区,还是全世界使用先进数控织机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已形成一条长约1.3公里的“数控织机专业街”,被号称“中国针织电脑横机集散基地”,拥有超过15万台电脑针织横机。
最新数据显示,超过80%的大朗毛织企业已使用“智能吓数”等软件,实现吓数、画花、织片环节的数字化转型。
探索产业链协同创新
近年,直播已成为众多东莞纺织服装商家销售的突破口。在东莞毛织产业带平台上,已入驻抖音电商五年的大朗电商企业“云妃秀”的粉丝从无到有,截至目前已达157.5万,销售额也是节节攀升。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目前东莞毛织产业带平台上已集聚超万户商家,在借助电商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像大朗“云妃秀”和“QIAOLA乔拉”这样的品牌,开始借助像抖音电商这样的新平台新模式,不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而受电商兴起,订单多元、招工难等因素影响,东莞毛织行业传统订单逐步演变为小批量、高批次、急单多的订单形态,行业的变化对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实现从刚性制造到柔性制造的转型的迫切需求,而数字化、智能化是实现这一转型的有效途径。
在位于大朗黎贝岭的同发针织车间内,全自动化电脑横织机、缝盘机、各种电脑针车马一直不停蹄地运转着,总经理刘铁健正和工人赶制来自欧美国家的海外订单,近两年同发针织凭借对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创新和数字化新设备技术优势,成功稳住了订单,预计今年将实现更大增长。
东莞市大朗镇毛织管委会党支部书记任斌彬介绍,产业升级是一题组合题,现如今大朗毛织产业已经形成“小企业,大产业”的特征,而从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发展,大朗毛织产业转型升级路上仍有一系列发展短板需要进一步补齐。
人才是毛织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任斌彬介绍,大朗处于广深之间,具有区位优势,同时也面临更激烈的人才竞争。根据毛织行业的实际情况,“本地培养+异地定制”将是大朗毛织人才来源的主要方式。今年3月中旬,大朗毛织产业学院正式揭牌运营,每年将为大朗毛织培养输送30名以上设计专业应届生。未来大朗将充分利用本地及周边服装类教育资源,加强校企深度融合,鼓励相关企业和单位参与计划,为集群“定制”人才。
针对当前大朗毛织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现状,今年大朗镇开展了“大朗优选”品牌行动,筛选一批“产品新颖、质量过硬、设计注重、工艺精良”大朗毛织企业(产品),通过品牌孵化培育以品质优选扭转大朗毛织“品牌缺少”的发展瓶颈,将“大朗优选”品牌打造成为著名的纺织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在赛迪华南智创中心主任龚佳勇看来,对于毛织行业中小微企业而言,由于缺乏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资金,加之没有平台凝聚和政策引导,对数字化应用带来的结果缺乏确定的、可预期的结果,导致企业对推动数字化转型缺乏动力和信心,企业“不敢转”“不会转”问题仍然是痛点。
龚佳勇建议,推动毛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该因企施策,要继续推动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的建设,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全覆盖,通过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毛织行业大中小企业融通的协同制造、共享制造、柔性制造、优质制造。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