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摆拍300斤的大葱卖了不到40元被约谈,可农民大葱的地头收购价真的就是1,2毛一斤…
据环球网报道,16日,即墨区委网信办联合区公安分局对两名女子约谈。二人发视频称,“和母亲忙活一上午,300多斤大葱,卖了不到40块钱。”经核实,上述信息系虚构。
看到这样的热点新闻报道,不了解农民地头大葱收购价的人肯定会觉得这是自媒体为了流量而故意做的虚假宣传,为了博人眼球…该视频博主是不是真的家里种了那么多大葱以及是不是真的跟他妈妈去地里忙活了半天,这个我们无从知道,但是农民大葱的地头收购价我们自己可以通过去淘宝或者去我们当地的蔬菜批发市场或者当地的超市可以大体了解的到。
笔者在惠农网批发网上大概了解了一下,山东的大葱批发报价基本上在0.23元/斤到0.4元/斤之间,这是商贩从农户手上收购回来再批发出去的价格,而淘宝上零售基本卖1.5元/斤的包邮价。超市我没有去看过,但是很多网友都说超市里也就6,7毛/斤的价格…
其实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每个环节都是会产生大量的人工成本,包装成本,以及流通商的合理利润的,把这些费用减掉,就是农民的地头收购价了。今年的大葱地头价均价也就是2毛左右,差点的货1毛多,好货3毛左右。
除了大葱,其他的蔬菜,农副产品的价格都比往年要低一些。农民卖不出去,消费者买不起,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身边看到很多农民种蔬菜瓜果赔钱的太多太多了,今年夏季的时候我们这边的韭菜没人要,几毛钱的收购价,连人工费都不够,除非自己割。
还有前两年我们这边的萝卜,都是烂在地里的多,当地政府积极帮忙做销售,帮忙联系学校,机关,企业,工厂的食堂来地里拉萝卜,还有就是给畜禽养殖用来喂鸡鸭鹅…
等等诸如此类吧,在农村这样的现象都是见怪不怪。而让人哭笑不得的居然是当地公安和网信办去约谈该视频博主,还说该信息是虚构的。让人搞不明白什么是“信息是虚构”,到底是说该视频博主的故事情节虚构还是说大葱地头收购价虚构?网友也是愤愤不平的多…
市场经济下,农民的农副产品价格确实是涨涨跌跌的,只要市场上哪样农副产品的价格高,如果生长周期短的,那么马上这样产品的地头收购价格就会很便宜,因为大家都会跟风种植,市场的消耗量本来就那么大,突然一下种植量起来了,就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了,跌价是没有办法避免的,甚至烂在地里的比比皆是。
全中国的农业生产能不能建立大的数据库,每个县,每个镇规定种植特定的品种,这样大家就不会无头绪的一窝蜂的跟风市场行情,减少了浪费。我觉得前些年提出来的“一村一品”这样的思路很好,值得推广,国家政策来主导,而不是都交给市场经济来决定,因为农民确实太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