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023“文化与科技融合”学术交流峰会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晓玲

基于对当下“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现象关注和理论研究,5月10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与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科技局、东莞市社会科学院聚焦城市文化发展问题,建立决策专家智库,搭建交流平台,形成学术研究氛围,四方联合在东莞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举办了一次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峰会。

东莞2023“文化与科技融合”学术交流峰会

2023“文化与科技融合”学术交流峰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本次2023“文化与科技融合”学术交流峰会汇聚了金元浦、陈少峰、范玉刚、丁亮、梅洪、董恒江、王勇、谭军波、田根胜、叶永胜、张艳红、许燕转、吴寒柳等一大批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围绕“元宇宙城市:科技与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趋势与东莞新机遇”主题,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和文化的融合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当天,东莞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建设基地也正式揭牌并启动运营。

科文融合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引擎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革新的加速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迭出,为数字文化内容生产、传播和市场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文化产业数字化正给文化生产带来又一次新的大变革。

从国家层面讲,“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大趋势和关键,是“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是“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的时代要求,也是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东莞城市发展层面而言,近年来东莞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力推“双万”新起点上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通过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引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运用数字技术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文化是软实力,科技是硬道理。科技促进文化转型,文化为科技产品赋能增值。”活动中,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致辞表示,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广泛渗透到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等层面,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然成为创新驱动的重大战略支撑,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钟靖平也表示,科技发展深刻影响和重塑人们的文化生活,文化力量也在不断丰富科技的应用和表达,两者的深度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东莞具备建设“元宇宙城市”基础优势

本次活动特邀金元浦、陈少峰、范玉刚、丁亮、梅洪等专家学者、企业家,分别作《元宇宙城市:科文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趋势与东莞机遇》《灵境的机遇与商业模式》《数字化技术赋能文化产业热的冷思考》《文创产业多维发展的科技力量》《沉浸体验实景演出中的科技美学》的主题报告,详细讲述了各自领域中的产业发展趋势和专业内容,解读科文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时代意义,为东莞抓住新机遇加上高质量发展带来启发。本次学术交流峰会同时邀请董恒江、王勇、谭军波、田根胜、叶永胜、张艳红、许燕转、吴寒柳等嘉宾参与圆桌对话,围绕“文化与科技融合”主题,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和从业经历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东莞2023“文化与科技融合”学术交流峰会

圆桌对话 主办方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金元浦表示,从历史看,走向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建设不断迈进高级形态的必然阶段,其间数字经济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国家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元宇宙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关注和加快布局。“东莞是一座科技创新之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是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可以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东莞布局元宇宙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在元宇宙上不能落后。东莞要想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时代前列、必须思考在拥有‘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禀赋资源下,强化文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提升资源配置质效,加速构建元宇宙空间布局。相信东莞元宇宙的未来将大有可为。”

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亮,围绕“文化内容+科技创新+商业模式”讲述了“文创产业多维发展的科技力量”。

关于元宇宙概念下的文创产业,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少峰教授重点分享了关于“灵境的机遇与商业模式”问题。他提出开发沉浸式元宇宙文化体验园,以及系列微电影、沉浸式体验与衍生品结合的娱购灵境,可以把商业街区、购物中心改造成为灵境+衍生品商场,边玩边购,先玩后购,有玩有购。他还提出东莞理工学院可以联合相关机构开创建设“未来职业体验中心”,同时还谈到元宇宙文旅项目进乡村、元宇宙文化产业投资等话题。

东莞理工学院文传学院院长田根胜在圆桌对话中表示,东莞在文化与科技融合上大有前途,通过深度融合,未来必将在产业升级、新业态发展、城市品质提升、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上呈现明显效果。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新业态新模式

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具有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近年来,东莞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深化大科学装置的“建用并举”,推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新兴产业赋能,聚焦人工智能、无人自主技术、集成电路、声学、新材料等专业领域,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总部型企业落户,支持东莞理工学院联合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共建东莞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寻找技术驱动、文化赋能与商业化的最佳结合点。

东莞2023“文化与科技融合”学术交流峰会

东莞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建设基地启动 主办方供图

本次活动上,东莞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建设基地揭牌并正式启动。该基地是东莞理工学院联合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共建,由东莞理工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负责具体运营,首批邀请了金元浦、陈少峰、范玉刚、丁亮、梅洪、谭军波、董恒江、王勇、孙江峰、许一丁、孙媛、卢斌、袁敦卫等行业专家学者作为特聘专家顾问,聚焦城市文化发展问题,以学术交流营造城市文化氛围。

该基地将围绕文化和科技融合新业态新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寻找技术驱动、文化赋能与商业化的最佳结合点。根据具体规划,该基地将紧紧围绕文化和科技融合等内容精准配置资源,开展充分调研、分析论证,对接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企业开展培训,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育引领行业发展、竞争力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军企业等系列活动,建立完善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服务体系,为东莞本地、大湾区乃至全球文化资源的整合、传播和应用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

主办方表示,未来,东莞将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稳支柱立新柱,谋划和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奋力实现高质量开新局。希望借此次学术交流峰会举办之契机,促进专家们的碰撞交流,引领东莞科技和文化融合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冯小静

校对 | 赵丹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zhiss.com/5414.html ~求职,发布招聘信息加微信:huaxin5525 (添加注明来意)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莞有招】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