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苏称取消公摊是把老百姓当傻子忽悠# 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孟晓苏:按照建筑面积计算,就像市场上卖榴莲一样,连皮带核一起称重。所谓“取消公摊”,就是切开榴莲只卖果肉,价格就比带壳卖的高出不少。无论带外壳卖还是剥掉外壳卖,壳钱都是买家出,怎么能叫“取消公摊”呢?其实取消公摊还是摊在购房人身上,把显性公摊变成了隐性公摊。取消公摊面积后,房产证上的面积少了30%,单位房价往上提了42.58%,购房者没占到任何便宜,还显得吃亏不少。
公摊面积的由来
房地产公摊面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当时,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兴起,为了方便计算和销售,开发商开始引入公摊面积的概念。这个概念后来被李嘉诚等其他开发商和政府推广,并在1990年代传入内地。
公摊面积是指房地产项目中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如电梯间、楼道、走廊、花园、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区域。这些设施通常不属于某个单个业主的住宅私有部分,因此需要公摊共用。公摊面积的出现增加了人们的购房成本,因为它使得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减小了。在购买房屋时,公摊面积的计算通常以整栋楼的公共部分为基准,然后由所有业主共同分摊。
公摊面积的影响
公摊面积增加了购房成本。虽然公摊面积是所有业主共同承担的,但购房者需要为公摊面积支付费用,这增加了购房成本。
公摊面积存在不透明和不合理的问题。开发商可能会将公摊面积设计得过大,导致业主实际使用面积变小,同时公摊面积的使用也可能存在不合理和浪费的情况。
公摊面积的存在降低了房屋的流动性。由于公摊面积无法转让,业主在出售房屋时需要承担公摊面积的费用,这降低了房屋的价值和流动性。
公摊面积增加了物业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公摊面积的存在需要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和维护,增加了物业公司的工作量和管理成本。
公摊面积对业主的使用和享受也存在一些限制。公摊面积通常被用作走廊、电梯等公共区域,业主的使用和享受受到限制,无法满足一些业主的需求。
是否应该取消公摊面积?
国际上房地产没有公摊面积的做法。国际上买房一般是按照房子的套内面积来计算,在国外基本上没有房屋公摊面积这个概念。公摊诞生的初衷就是房地产资本光明正大行使“缺斤短两”围猎消费者的手段。而且房价涨不涨是由市场决定的,并不是取消公摊了房价就会涨。
公摊面积应该取消,取消公摊面积后,购房者买了多大面积就得到多少实用面积,避免了因公摊面积而产生的纠纷;取消公摊面积可以让商品房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减少不合理收费项目,促进社会和谐;取消公摊面积更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更符合我国国情;取消公摊面积可以促使开发商加强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提高公共空间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