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起义了。
事情的缘由很简单,清明节当天IT员工陈君所在的某央企成都某事业部需要两人加班,号召后无人自愿应答,领导挥斥方遒把这个“任务”直接指定给了陈君和另一位同事。
“苦加班久矣”的陈君揭竿而起,直接开怼。
“拒绝加班!”引发了一众打工人的共鸣。
清明节加班似乎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网传的微信聊天截图来看,一颗社会主义的螺丝钉自诩为生产队的驴,从早上8点干到午夜甚至凌晨,这么一看社交基本无望,让陈君窝火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外行指挥内行,“两台测量仪,2个人干,4个人鼓掌。”
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里,归属与爱、尊重这些陈君统统实现不了,甚至最低级的生理需求都无法保证,“我真的干不动了,我也想看看朝阳吹吹晚风。”
当陈君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已经交了离职报告,快速离职。也许可以奔赴下一个山海,谁知道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
其实加班自古有之,996也不是现代人的专属。
白居易就深有体会。
“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大晚上的,城里早都宵禁了,就自个儿还在值班,况且上下班还不方便,他在《晚归早出》中吐槽:“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
白居易画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诗经·齐风·鸡鸣》有云,“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意思是说公鸡打鸣的时候就要上朝了,折算到现在,也就是凌晨五点多,古代上朝前要清点人数叫作“点卯”,和我们现在打卡差不多。那时候交通不方便,住得远的官员三四点就要起床准备上班了。和互联网时代不同,那会儿迟到了可不能补签到,不仅要扣工资,还要挨板子。
大名鼎鼎的王安石也提及过工作量已经很大不好干,“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回到家,家人还不理解要说他,“既然这样那就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办法呢?”
公务员如此,普通百姓为了生计,只能被迫加班。
“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的,冬天,汉代纺织女工每天加班到半夜,一个月干了45天的活。
古代劳动人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么一看,也没比现在好多少。
难怪2015年的时候,富士康生产线上的一位线长敢这么说:“只要有一次不配合加班,我就让你从此以后一个班都没得加。”看,连加班都不要“文化”了,赤裸裸的威胁,还不是吃准了员工迫于生活压力,普通人无法选择不加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二】
加班值得提倡吗?
全国政协委员,作家、编剧蒋胜男在今年的两会上带来的提案直指加班不合理。
她建议加强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休息权保护,对企事业单位八小时工作制执行情况加强监管。这一建议,一度冲上热搜,全民沸腾。
蒋胜男认为,超时工作、无偿加班、“996”等问题,会对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再生产循环,对劳动者个人生存与发展,对于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都造成极大影响和伤害,严重违背了劳动法规的规定。
解决的方法,在蒋胜男看来就是加强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休息权保护,对企事业单位八小时工作制的执行情况加强监督管理。
该举措,古人已经做了。
《汉书》中有记载,在西汉的时候有个叫张挟的地方法官为了工作连放假都不愿意休息。当时的宰相薛宣知道了后立马跑过来把张挟批评了一顿:“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
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为重。在西汉的时候就出现了沐休制,每五日休沐归谒亲,相当于现在的周末探亲。
到了唐代,工作制度更为人性化,除了延续从汉代以来每五天休一天的“休沐”制度以外,公务员们还能享受53个节庆假日。
然而即使有这样健全的工作制度,依旧有人拒绝加班。
影视剧中的姚崇
这个人是宰相姚崇。
完成日常的工作外,唐代的“夜直”制度,规定大臣们要上夜班。
随着年事渐高,姚崇觉得自己所有的激情与热血都献给了大唐,到了晚年,忽然想任性一把:坚决拒绝值夜班。
直令史也就从了,排夜班的时候直接跳过了姚崇,这一举动惹来诸多大臣不满和非议。
姚崇位极宰相,不上夜班都能惹来非议,看似是同僚认为姚崇搞特殊化,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家都反感加班,只是不太敢反抗而已。
【三】
看来人类对反抗加班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遇到突发紧急情况产生了大量的临时工作,加班无可厚非。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就说过,每个雇佣劳动者的工作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
但是以“动态优化”、“每月KPI增长”等以无限制的“业绩”与失业、岗位边缘化等挂钩,打工人不仅在遭遇加班绑架。这些林林总总的“自愿加班”“避峰下班”等游戏手段,企业通过内卷,不但可以逃避加班费用支付,看起来“合理占用”了剩余劳动时间,还不需要负法律责任。
脱掉长衫的孔乙己们,开始了加班和内卷。譬如在杭州那些大厂门口,晚高峰总会来得迟一些。
网约车司机是不大会在大厂员工下班的路途上攀谈的,一来路程不远,二来看人家着实有些疲态不忍打扰。沉默背后,谁知道是不是的内心对晚归的厌恶。谁又不明白了,加班也就是工作更长时间而已,未必会真正产生更大效益。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老早说清楚了,一个人从早上干到凌晨两三点,尤其是长期保持这样的状态,效率大抵是保证不了的。
不过大厂996的报酬给足,到底尚可加持为打工人自我驱动的力量之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况且,加班还披上了勤勉、努力、上进的外衣,谁也不想成为那个“好逸恶劳”的独行者。所以啊,老板没下班、同事没走,自己早早下班似乎不合适,如果不想在下轮优化中出局,成为被输送到社会上的一份子,那么且行且加班。
要是不用担心任何未来,谁还稀罕加班。加班无非是一种被迫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继续工作而产生巨大压力感的行为罢了。
加班只是没得选,面对这种“不得不”又该何去何从。
不同的人对待加班也不一样,陈君忍无可忍,开怼。
如今的年轻人,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了到寺庙“上香”,折射出的是一种状态,面对未知和不确定,先把压力转移。
当认清仅靠再好的996报酬,收到的工资也买不上房子等事实,何不“放过自己”,追求爱好,做想做的事情。
当然不乏会有年轻人继续选择加班奋斗,选择拒绝加班的,利用空余时间干点副业也没什么不好,兴趣所在,起早摸黑心甘情愿“加班”或许还会干得挺不错。
也没必要干预别人加班的行为,你有你不加班的快乐,他或许有他加班的愉悦。
希望每个人都能走出浪浪山,去享受不加班的生活,不用过度焦虑未来,该有的总都会有,该来的也都会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