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石龙镇百年老街与非遗双向奔赴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石龙镇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体活动。这一系列守正创新的活动不仅刺激了石龙的文旅消费市场,还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丰富了石龙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创新表达方式。

来石龙体验非遗技艺、购买非遗产品、品尝美食、探寻本土潮流文化,已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选择之一。而石龙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更以“东莞非遗第一街”的名片又一次被人们深深记住。

东莞石龙镇百年老街与非遗双向奔赴

“东莞非遗第一街”开街

为街区注入新活力

石龙镇作为东莞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石龙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是东莞现存最完整的岭南特色骑楼群建筑,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商业街。其沿街而建的楼房皆为骑楼式建筑,两侧骑楼内排列着500多间大大小小的商铺,现存历史建筑50多栋,文物建筑8间,其中不乏如今依旧热闹的店铺。

石龙中山路于2012年获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在岁月沧桑中历久弥新,印证石龙百年商贸发展。此外,石龙目前拥有10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个,总量位居全市第二。

老街承载着石龙的发展历史和人文情怀,而非遗技艺是“活着”的城市记忆,两者共同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该如何在活态空间中展现、传承与创新石龙非遗?“东莞非遗第一街”便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东莞石龙镇百年老街与非遗双向奔赴

当下,石龙正积极推动中山路活化项目与“东莞记忆”项目互联互动、相得益彰,扎实推进石龙老城活化工程,对石龙老城进行“微改造”和“精装修”。石龙以“中山公园—人民广场—太平路”为中轴,启动中山路历史文化建筑保护,致力把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为“东莞非遗第一街”,将石龙各非遗技艺汇聚到历史文化街区。石龙上下一心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与非遗技艺双双“走红出圈”,打造古镇印记文化地标,为老城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6月,“东莞非遗第一街”正式“开街”。这里集聚了石龙炽华兴麒麟醒狮店、新昌鼓店、李全和麦芽糖柚皮店、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店、德和兴麒麟狮子店、张氏骨伤疗法等非遗店铺。为扩大“东莞非遗第一街”的影响力,除了上述店铺以外,还计划在中山路设立东莞手信龙城手信店、石龙籍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艺术馆等,集中展示石龙非遗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非遗第一街”的每家非遗店铺都在保留展示销售的基础上,设置了文旅体验区。每一位前来体验的市民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石龙中山路独特的骑楼建筑,还能亲自参与石龙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制作,为这条百年老街解锁“非遗+体验”模式。

以非遗为街区注入新活力,用街区为非遗创造活化生态。石龙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陈卓燕介绍,“东莞非遗第一街”是一座设在石龙人“家门口”的非遗博物馆。市民步入其中,不仅可以观赏非遗展品、收获非遗体验,还可以和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互动交流,深入了解石龙非遗和历史文化。“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非遗主题街区,向社会宣传、推广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让市民旅客都能增进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东莞石龙镇百年老街与非遗双向奔赴

活用资源、多点铺开

非遗“点亮”现代生活

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助推广东“文化强省”及东莞“文化强市”建设,石龙不遗余力推动非遗传播与发展,让石龙非遗“点亮”现代生活。

除了借助中秋、国庆等节日来宣传推广非遗技艺,石龙还围绕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东征博物馆等景点,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为载体,打造“红色周末观影活动+非遗墟市”“乐购石龙+非遗墟市”“游阅石龙”“月光墟”等系列文旅品牌;并利用博物馆、村(社区)、商圈、各中小学校等阵地开展非遗体验、讲座、展示展演,让非遗“潮”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东莞石龙镇百年老街与非遗双向奔赴

“石龙商埠骑楼文化节”便是石龙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旅品牌之一。随着“石龙商埠骑楼文化节”连连火爆“出圈”,活动累计人流量超50万人次,宣发总体曝光量达500万,消费交易笔数达1500万,这一石龙文旅IP逐渐成为东莞重要的文旅消费新名片。今年5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了首批50家“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名单,“石龙商埠骑楼文化节”成功入选“乡村休闲新场景”类别。

此外,石龙非遗代表性项目也逐渐走红,“朋友圈”逐渐扩大,实力“圈粉”。今年4月,潮流东莞·起舞2023——歌曲《新昌鼓》发布会在石龙中山路举行;同年6月,石龙龙舟、新昌鼓亮相河南卫视《2023端午奇妙游》开场秀《龙舟竞渡》节目;近日,作为石龙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红漆描花传统木屐”“石龙泗洲灯笼仔”接连登上新华社、央视新闻,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强势“刷屏”,进一步传递石龙“镇能量”。各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大湾区非遗生活节、沙洲露营生活节、石龙商埠骑楼文化节等活动频频亮相,尽显石龙非遗的深厚底蕴和石龙文旅产业的旺盛活力。

东莞石龙镇百年老街与非遗双向奔赴

计划打造“非遗+”游览路线

让文化空间“串点成链”

“要是有不同主题的老街游览线路多好,远方亲朋来到能好好走走石龙老街……”因前来石龙中山路打卡的市民游客越来越多,不少人希望能通过中山路游览指引,更好地了解这一百年老街。对此,石龙多部门联合,通过植入非遗技艺、文创、小餐饮、特产等业态,保持老宅民居等原始风貌,计划打造以“东莞非遗第一街”为载体、以老城活化为重要抓手的“非遗+”游览线路:“石龙醒狮头制作技艺”—锟生大押—李全和麦芽糖柚皮店—“石龙麒麟制作技艺”—“石龙家酒煮咸姜水制作技艺”—新昌鼓店—“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制作技艺”—“石龙张氏骨伤疗法”—郭忠成老宅—石龙博物馆—中国举重博物馆(筹)。

根据这条线路,市民游客从太平路进入中山中路再沿着中山西路往太平路返回石龙人民广场,途中便可饱览结合非遗体验、历史建筑和公共文化空间的“非遗+”文旅“内环线”。

前阵子,石龙特别邀请邓炳强、袁咏仪、王祖蓝等一众旅港乡亲走访“东莞非遗第一街”。沿着“非遗+”游览路线,他们在石龙游玩“骑楼墟市”、品味美食,带领“粉丝”朋友探寻石龙历史文化、感受石龙新发展新变化,展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现代风采,为“东莞非遗第一街”带来更多的曝光度与关注度。

东莞石龙镇百年老街与非遗双向奔赴

石龙通过“串点成链”逐步实现老街的可持续发展,并向年轻一代传播保护利用历史建筑的文化理念,实现石龙老城的活化利用。

石龙镇打造“东莞非遗第一街”,正是石龙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生动实践。这不仅让石龙非遗和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在传承与创新融合交汇中焕发新机,还实现了文商旅的深度融合发展,为开创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局面作出大胆尝试。

文字:韦琼

图片:石龙融媒供图

编辑:符德明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zhiss.com/23702.html ~求职,发布招聘信息加微信:huaxin5525 (添加注明来意)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莞有招】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