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算是好大学吗?现代产业学院是什么?11月9日—10日,广东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东莞理工学院举行。而就在前几天,广东省教育厅公示第四批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名单,2020年底成立的东莞理工学院得利学院入选其中。
东莞理工学院与得利钟表集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为何广东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大会选择在东莞理工学院召开?成立不到3年的得利学院成为“省级示范”,有何秘诀?这背后是东莞理工学院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深厚底蕴。
立足“制造业当家”的广东和制造业重镇东莞,2012年,东莞理工学院第二次党代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率先推进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探索工程教育改革。十多年来,学校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多模式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也为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贡献出“莞工经验”。
目前,东莞理工学院已经建设了10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2个获批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入选数量全国第一,6个获批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走在了全省前列。
率先探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现代产业学院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同频共振发展的产物。”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说,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或产业集群共建的新型协同育人平台,以产业技术的创新为牵引,以产业科技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和学生创业等功能。
东莞理工学院校园。
东莞理工学院背靠东莞和广东,这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产业链完整、龙头企业数量众多。结合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工程教育改革趋势,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东莞理工学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产业学院建设。成洪波表示:“高校要率先转变,主动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2年,东莞理工学院与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协同培养职业工程师。2014年,西门子自动化学院成立,由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杨振宁揭牌。该学院2018年“升级”为西门子智能制造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西门子智能制造学院。
2013年,东莞理工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培养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人才,第二年挂牌成立华为网络学院,2017年“升级”为华为ICT学院。
华为信息技术与网络学院。
在产业界与政府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之下,经过初期的自行探索后,东莞理工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百花齐放”,呈现多元主体、多种形态的发展趋势——
2015年1月,与东莞台商育苗基金会、台湾高校合作建设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这是广东省首个两岸高校合作项目。
东莞理工学院学生参加粤台港澳大学生人工智能机器人邀请赛。
同年9月与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等合作建立粤港机器人学院。
2016年,面向东莞尤其长安镇模具、3C产品等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与长安镇人民政府共建先进制造学院(长安)……
东莞理工学院(常平)智能制造与创意设计学院合作共建签约仪式。
这些来自产业沃土的前沿探索,为国家“新工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2017年,为应对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对工程人才的新需求,教育部提出并实施“新工科”建设,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即是其中一项重要战略布局。
此后,东莞理工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进入了创新发展及内涵建设的新阶段。2019年,东莞理工制定了《争创一流本科教育2025行动计划》,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即是提升产业学院建设水平、积极探索产业学院建设的2.0版本,并先后成立了东莞知识产权学院、智能制造与创意设计学院、得利学院等3个现代产业学院。
推进新工科与新文科的交叉结合,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一个新着力点。2019年,东莞获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当年,东莞理工与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共建东莞知识产权学院。这是华南地区首家由政府和高校联合打造的现代产业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揭牌仪式。
“知识产权人才尤其是专利人才需要理工科背景,之前都只能由企业自己招聘理工科学生来培养。”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郑玉敏说,学院招收理工科学生进行跨学科培养,政校企协同育人,培养“理工科+知识产权+法律”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2021年底,教育部公布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全国49所高校的50个现代产业学院入选。其中,东莞理工学院的西门子智能制造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入选,是唯一一所有2个现代产业学院入选的高校。
形成“3543”特色发展模式
在国家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东莞理工学院扮演着活跃而重要的角色,不仅参与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文件的起草,也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机制,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供示范与参考。
成洪波介绍,在专业建设上,东莞理工学院在二级学院中均设有专业建设委员会,其中校外人员(主要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占比不低于50%,校内外专家共同协商专业怎么办、培养什么人等关键问题,实现共同管理。
以先进制造学院(长安)为例。院长孙振忠介绍,长安学院在产业园区建设了拥有完备的多样态工程实践场景的独立办学场所,并由东莞理工学院、长安镇政府、区域龙头企业高管和行业协会等组成理事会,“校、政、企、协”协同共建、共管、共享。
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智能设备装拆实战课程。
在人才培养上,该产业学院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3年,全面加强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在先进制造学院1年,其中前半年是沉浸式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学习加项目实战训练,后半年在企业开展项目毕业设计、专项实践等。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粤港机器人学院。院长丁文霞介绍,该学院采取了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与项目驱动式教学,形成了“产教”“赛教”“科教”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创了跨境、跨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五跨式”人才培养模式。
东莞理工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师生正在交流讨论。
今年刚大三的粤港机器人学院学生谢树鹏已经拿到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目前正参与研发工厂巡检智能机器人等产品。“毕业之后我会先去企业积累经验,然后在智能制造方向自主创业。”他对未来规划十分清晰。
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马宏伟介绍,近年来,学校现代产业学院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双创项目竞赛中屡获嘉奖,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到84.4%,学生工程素养和双创能力显著提高,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尤为重要的是,通过现代产业学院的多年建设,学校已经培育了一支328人涵盖多学科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校内教师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工程人员以及行业协会专家等共同合作开发项目化课程163门,联合编撰教材80部,联合开发产业案例235个,联合开展创新项目或研发项目104项,共建实验室(实训平台、实践中心)74个,企业参与指导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1857篇。产教协同育人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成效日益显著。
成洪波介绍,从自主探索到内涵式发展,东莞理工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形成了一套“3543”的发展模式。
“3”即“三导入”——导入产业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以及培训体系;“5”则是指与企业共同规划专业发展、开发项目化课程、组建教学科研团队、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创建技术创新平台,推进产学融合的“五共同”;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础实验+实训提高+课外创新+工程应用“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设置了技术服务、技术管理和技术研发“三个方向”。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效和成果积累,东莞理工学院分别于2018年和2022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个案例入选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优秀案例库。
布局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
在前期探索和积累的基础上,东莞理工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将如何进一步突破发展?对此,成洪波指出:“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不断调整,现阶段特别要紧跟国家战略需求。”
2020年5月,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培育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1年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成洪波表示,东莞理工学院在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将探索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和卓越工程师学院。而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这三种形态也将相互交叉融合,发展出不同的新形态。
他介绍,此前学校已经组建了27个卓越工程师“奋楫计划”班,近期正在筹划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瞄准10个重点领域和7个特色方向,开展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
卓越工程师学院与现代产业学院有何不同?马宏伟表示,卓越工程师要求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卓越工程师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工程环境的打造,都要在现代产业学院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并打通本硕博贯通培养的路径。
与此呼应的是,2023年东莞理工学院提出了“冲博扩硕强本科,提质增效上水平”的发展目标,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人才培养的过程和产出更加贴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成洪波表示,作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接下来学校将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广东制造业当家和东莞科创制造强市建设,主动担当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历史使命,持续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支撑科技创新,回答好“强国建设,莞工何为”的时代命题。
南方+记者 李秀婷 刘汉能
【作者】 李秀婷;刘汉能
广东教育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