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东莞,大家会想到什么?
世界工厂、三来一补、深圳卫星城……
但最近有几个事情,刷新了我对东莞的一些印象。
前两个月到东莞出差,在该市第一高楼民盈国贸中心参加了一个活动,顺便逛了逛东莞的CBD,发现高楼鳞次栉比、气势如虹,进出写字楼里的白领丽人,光鲜靓丽。
嚯,东莞终于有一个比较醒目的“市中心”了,不能再喊它“散装城市”了。
东莞市中心(摄影:张景辉丨图虫)
另外一件事,一个从事新能源的朋友,最近从广州跳槽到东莞了,我问他为啥放弃省城的生活去东莞,他说工资要比原来更高,东莞的锂电池产业很强,工作机会更多。
没想到,东莞有这么多高收入工作机会。
第三件事,上次去增城踩盘,发现不少楼盘都是东莞客在买,为啥?东莞这两年发展快,购买力增强了,再加上增城和东莞近,吸引了大量东莞人在增城购买第二居所。
以前都是广州人去东莞买房,现在东莞人也去广州买,这是一种反向置业,体现了东莞人的消费升级。
这个东莞,和我以前印象中的那个东莞,的确有点不一样了。
01
小学生数量近年两度超过上海
东莞变身茶饮之城、咖啡之城
带着好奇心,我查了一下东莞的几个人口、经济数据,发现有不少出乎意料。
首先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实是,在2018年和2019年,东莞的小学生人数竟然超过了中国第一人口大市——上海。
据新京智库梳理,从2010到2019年这十年间,东莞小学生数量增幅高达63.81%,超过上海的23.11%。2018年,东莞的小学生数量为80.35万,2019年,这个数据是83.74万人,均超过上海。
而且,在25个重点城市中,东莞2019年的小学生数量占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的比例是最高的,达到9.89%,近3倍于上海。要知道,前者的常住人口只有后者的1/3。
2020年和2021年,东莞的小学在校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均超84万,和上海同样相差不多。
东莞市区高楼下的小学校园(摄影:星空STARZ丨图虫)
东莞在人口结构上的优势,还可以从另一组数据看出来,2020年东莞的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仅3.54%,老龄化率在全国居末,全市16-35周岁的青年人数超过57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2.13%,人口平均年龄仅33.4岁。
另外,2019年,东莞的出生率在”新一线“城市中最高,达到16.69%,而且根据《2020年Q2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东莞的青年人口流入率位列全国第一,这意味着东莞对年轻人的“黏性”变大了,不再像过去那样快进快出。
这是一个多么青春无敌的城市啊!
在东莞出差的那段时间里,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这里随处可见的咖啡馆和茶饮店,无论是在市中心商圈,还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
咖啡馆里的年轻人(摄影:星空STARZ丨图虫)
于是,我又去查了一下数据:截至2022年4月,东莞咖啡门店数量位居全国TOP15,达到1800多家。
截至2021年11月,东莞的茶饮店数量达到12021家,排名全国第五!而且,东莞每千人就拥有茶饮店1.42家,密度在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
截至2021年3月,包含连锁品牌便利店、外资便利店、非连锁非品牌的夫妻老婆店在内的便利店,东莞一共拥有39991家,全国数量第一!
而且,像美宜佳、天福这些知名的便利店品牌,居然很多都是从东莞冒出来的。
如今的东莞,俨然就是一座便利店之城、茶饮之城、咖啡之城!
便利店多,说明什么?生活丰富、活力充沛。
茶饮店多、咖啡店多,说明什么?年轻人这个消费群体巨大!
大家知道,茶饮、咖啡的“用户画像”不仅仅是年轻、时尚,还常常意味着高学历、高收入。
东莞现在能被称之为茶饮之城、咖啡之城,从侧面来看,这既印证了东莞人口结构的年轻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与时尚消费文化扩大、消费力上升相伴的年轻人口的“中产化”。
看来,是要重新认识东莞了!
02
东莞“人口换血”进行时
年轻中产阶层崛起
写到这里,大家会不会觉得,它和印象中的那个东莞不太一样了?
以前那个东莞,虽然年轻人也不少,但从收入水平来看,是一个“两头大中间小”的形态,什么意思呢?就是小老板多,年轻群体主要是庞大的产业工人,相对缺少中产群体。
这就导致东莞的城市风貌和城市气质,和广州、深圳不太一样,整个城市就像一座大型工业园,生活气息、文化氛围相对不足,高学历人才一般不会把东莞作为首选。
虎门“夜市”(摄影:张浩彬丨影像莞)
但如今,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大家想一想,东莞为啥冒出这么多咖啡店、茶饮店、便利店,为啥会有这么多小学生?
产业工人一般没有喝咖啡和奶茶的习惯,东莞原来的社会结构是支撑不了这种新消费持续发展的;而东莞少儿人口比重大,说明适婚适育的年轻人占比高,他们愿意在这座城市安家落户,愿意在这座城市生育子女。
关于这些现象的合理解释就是:东莞正在涌现一个庞大的年轻中产群体。
鸿福路上的母子(摄影:徐勉丨图虫)
他们是“赶时髦”的文艺青年,是追求精致生活的高收入人群,是金融人、IT人、广告人、互联网人这些高学历企业白领,是呼唤品质、娱乐、社交的年轻人。
这个群体的出现,让人们重拾对东莞的信心。
要知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东莞一度面临产业外迁、人口外流的压力,当时很多人唱衰东莞,觉得“世界工厂”的历史随着大量流水线工人的离去已经终结。
而在今天来看,这恰恰是东莞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只要熬过了那个阵痛期,东莞就能涅槃重生。
虎门高铁站(摄影:欧林松丨影像莞)
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今天的东莞,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换血”与“人口换血”。
这场产业换血,使东莞的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升级为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企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大了,愿意给的工资多了,自然而然地就聚集起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的“双高”群体。
口说无凭,还是来看一组数据:2020年,东莞每10万人中有约1.3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这一数字比10年前翻了接近一倍。
2021年,东莞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到了6.2万元,也是在2012年上翻了一番!
东莞掀起“露营热”(摄影:王卫辉丨图虫)
简单来说,过去的东莞,社会结构是一个“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式形态,而今天,随着一个庞大的年轻中产群体的出现,东莞正在朝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迈进。
而且放眼全球,这种橄榄形的结构,也是一个比较理想、健康的社会模型,这样的城市,也往往更有生活魅力、文化魅力与创新能力。
03
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产业升级推动“人口换血”
可能有人会问,东莞的社会结构为何出现这样一个变化?
我觉得,答案很简单:因为人是跟着产业走的。
大家或许知道东莞造手机很厉害,以前诺基亚一个大厂就能容纳不少工人,是东莞作为”世界工厂“非常重要的沉淀。到2021年,东莞智能手机产量达到2.45亿台,占全国总产量19.3%。这意味着,全球每卖出5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来自东莞!
现在你要是去松山湖看看华为欧洲小镇,会发现那里不少员工是坐着小火车上班的,整个园区风光秀丽,充满梦幻风情,非常有意思!
光是2018年,跟着华为一同入驻东莞松山湖的就有16800人!
华为溪流背坡村内的小火车(摄影:钟紫紫)
除了华为,大家熟悉的vivo、OPPO,也是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这是目前东莞工业的第一主导产业,去年产值总量接近万亿级别。这些企业带来的,是一批又一批高学历的年轻人才。
再比如当下最新潮的新能源产业,就像我开头被那位从广州跳槽到东莞从事锂电池工作的朋友所惊到的那样,东莞在这个领域同样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消费电子类锂电池产值规模位居全国第二,还有10多家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氢能源产业相关企业及科研机构。
全球充储电能源领航平台奥海科技(图源:《东莞能造》)
如果说先进制造业带来的这些改变很正常,那可以看看玩具产业、毛织产业这些东莞传统制造业,它们的生命力同样顽强。
东莞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出口基地之一,近年来这个产业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逐渐转型为潮玩产业。
同样是来自东莞的生产制造,以前你看到小朋友们玩的玩具,都是类似迪士尼这些国外大IP,现在大家风靡的潮玩,绝大多数是由东莞的玩具公司转型去生产的。
东莞制造的潮玩(图源:《东莞能造》)
有数据显示,中国潮玩产业有85%的潮玩产自东莞!相比传统的玩具产业,潮玩产业的附加值更高、高收入就业岗位也更多,能够依附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还有就是毛纺织行业,以前跑去大朗,不说工厂了,街头巷尾很多人家里,都是一堆堆布料,掌握基本技能的话,谁都可以接了单自己拿去加工做衣服。但从十年前起,大朗就开始进行机器换人,目前已经是世界全自动数控织机最集中的区域,相关的产业工人从最初的50万人缩减到5万人,毛纺也从一个传统产业转变为先进制造业。
大朗毛纺织产业“机器换人”(图源:《东莞能造》)
可以看到,人也跟着产业变了,从大量从事基础劳动的,转变为需要一定复杂技能的、能适应新业态的高学历就业人群。由此,高收入的青年人口增加,当然不出奇。
年轻人口的大量迁入,近几年在东莞持续发生。从2018年至2020年,东莞人才总量从172.6万人增加到258.4万人,占全市人口24.6%,年均增长15.3%,位居广东省第三、地级市第一。
在松山湖,这个全东莞“最学霸”的地区,近半数人拥有大学文凭。这里的用工规模超过20万人,而就业平均年龄则不到27岁,青年人占比高达92%。仅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短短3年内就汇集了超过900位科研人才,其中院士8人,博士以上人才376人。
这些都是未来东莞产业发展升级的主力军!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2(摄影:钟紫紫)
这些新产业需要更多年轻的人才,也在壮大和培育年轻群体。一减一增之下,东莞的人气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东莞全市常住人口增加224.64万人,2020年已达到1046.66万人,2021年进一步增至1053.68万人;流动人口也增长了22.5%,其中外省流入人口更是达到619.35万人。
根据《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东莞紧跟深广京沪,成为全国排名第五的热门人口迁入城市。
总的来说,以前的东莞,在产业结构上主要是服装鞋帽、加工制造、批发市场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所吸附的人口当然就以务工者、个体户、小老板为主。
而如今的东莞,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新的产业带来了新的人口,这些人口也呈现出年轻、高学历、高收入等特征。
凭借高端人才的扎堆效应,东莞已经从当年的“世界工厂”,变身为大湾区举足轻重的魅力之城。
04
告别“散装城市”
东莞找到了自己的“魂”
人口换血,这一点真的很关键。
这些高学历、高素质人群在东莞的集体性出现,让整个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体现就是就是消费升级,所以东莞这两年才冒出那么多咖啡、茶饮等新业态。
另一个体现是生产升级,大量的人才涌入与新兴产业的导入,转变了东莞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转型为专精特新的高质量发展。
3C制造机器人龙头企业拓斯达(图源:《东莞能造》)
还有一个体现就是城市格局的升级。
大家知道,以前的东莞,给外界的总体印象是一个“散装城市”,城市品味不高、内生力不强,缺少一个能够集中展示城市形象的市中心。
例如,之前有好几年时间,东莞房价最热的是临深片区,为啥呢?因为东莞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城市格局,市中心的辐射力比较弱,临深片区受深圳的牵引力比较大。
但现在的东莞,就不一样,房价最热的地方,已经变成南城CBD、松山湖这些东莞自己打造的产城了。
除了咖啡馆、茶饮店,还有越来越多的公园、博物馆、潮玩店、剧本杀店以及各式各样的网红打卡点。年轻人挤满热闹的鸿福路商圈,在松湖烟雨骑行享受美景,打卡鳒鱼洲等各处露营地……
它们成为展示东莞城市形象的新封面。
市民在公园里骑行(摄影:刘锦荣丨影像莞)
不断壮大的年轻中产群体,那种与生俱来的对于个性和品质生活的追求,也逐渐融入到东莞这座城市的基因里。
这代表着,东莞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临深城市”,它开始具备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也在努力成为很多高学历人才择业大湾区的优先选项。
换句话说,东莞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魂”,开始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城市格局,孕育了一套自成一体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培养了一个庞大的属于东莞的年轻中产阶层,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这样的东莞,不再是一个粗放式的工业城市,而是一个喝咖啡、喝茶饮的年轻中产之城,一个盛产智能手机、锂电池的科技之城。
东莞第一大道商业街(摄影:王卫辉丨图虫)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眼下的东莞,正迎来双重机遇,一个是深圳都市圈的红利,根据广东省发布的五大都市圈规划,东莞全域被划到深圳都市圈,并被定位为深圳都市圈“一主两副”中的一“副”,将与深圳一起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都市圈。
第二个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红利,国家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将打造为比肩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其中,深圳与东莞将联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两大红利叠加,将给东莞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待东莞的明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