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戈振伟
深圳与东莞有望实现多条地铁连通。
6月18日,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2022-2030年)及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环境影响评价首次信息公开。据公告,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2022-2030年)包括6条延伸线(最终方案与规模以国家主管部门批复为准)。
其中,深圳6号线支线北延线(东莞段)、深圳20号线北延线(东莞段)、深圳11号线北延线(东莞段)、深圳10号线东延线(东莞段)纳入到了东莞地铁二期建设规划中。
纳入第二期建设规划意味着上述几条地铁距离建设又迈进了重要一步。事实上,早在2015年,深莞两地就有在2020年实现两地地铁互通的规划,但实际推进进度比规划设想的时间要缓慢许多。
2022年4月,东莞地铁二期调整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内容包括1号线一期、2号线三期、3号线一期,但仍不包括连通深圳的线路。
深圳和东莞接壤,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重要城市,前者GDP超3万亿,后者GDP超1万亿,双方在经济发展上有着紧密联系,产业上扮演着互补和协同的角色。
2023年12月,广东发布5大都市圈发展规划,东莞、惠州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但截至目前,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中,只有深圳的地铁尚未跟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互联互通。相比于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的城市轨道交通互联则要紧密得多,早在十多年前,广州和佛山就已经实现地铁同城化发展。
因此,在深圳和东莞最新的轨道交通规划中,两地能否早日实现地铁连通,外界尤为关注。这也是推进深圳都市圈建设的关键一步。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份,深圳10号线东延线在详细规划采购项目招标时,明确将连接东莞。
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为加强平湖、凤岗之间的轨道联系,规划10号线东延由平湖双拥站引出,向东经东莞凤岗后至龙岗中心城黄阁坑数码城站,与16号线、21号线换乘。
《东莞市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作为广深港及跨珠江区域的轨道交通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东莞将加强与广州、深圳等轨道交通系统的衔接。
东莞市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研究员薛智韵撰文指出,深莞两市非均衡化势力强于一体化势力,产业差异化强度有扩大趋势,其经济融合发展强度不够。其建议,在交通上,构筑多层次、多种类、多模式、快速联通、无缝衔接的深莞交通链接体系;消除交界断头路,便利两地居民往来。
深圳和东莞所处的大湾区是中国交通最便捷的区域之一。根据规划,2025年实现大湾区都市圈1小时通勤。今年5月,一条连接广州、佛山、东莞、肇庆、惠州五座城市的城际铁路开通,该线路全长达258公里,被不少乘客称为“大湾区大号地铁”,同时这也是中国最长的跨市“地铁”。
今后,随着深莞地铁实现互联互通,跨市地铁将成为大湾区常态,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