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被东莞定为“投资年”。当前处于黄金建设期的东莞,正全力抢工期、抓进度,掀起奋战三季度、决胜下半年项目的攻坚热潮,以更多精品工程、安全工程赋能“百千万工程”,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近期,南方+联合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市重大办)推出“东莞‘项’前冲”栏目,走进火热的项目现场,敬请关注。
继松山湖水厂试运行2个多月后,东莞又一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配套项目迎来新进展。
国庆期间,位于虎门镇的芦花坑水厂项目正在全力向目标任务冲刺,确保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投入使用。施工现场,戴安全帽的作业人员有的在美化景观、有的在调试设备,大家忙着各自的施工作业,抢抓项目投产进度。
截至目前,该项目施工进度已完成99%,已具备通水条件,并计划于2024年底正式试运行供水。
长期以来,东莞市九成以上用水取自过境水源东江,单一的本地水源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为打破这种被动局面,依托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有限公司投资约52亿元建设松山湖水厂(设计规模110万立方米/日)和芦花坑水厂(设计规模50万立方米/日),以及两厂配水管线。
松山湖水厂、芦花坑水厂不仅承载着提升东莞市民生活用水质量的重任,也成为彻底改变东莞以往单一供水水源格局,实现东江西江“双水源”保障的重大民生工程。
其中,作为目前国内乃至亚洲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单体水厂,今年7月中旬,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东莞配套松山湖水厂开始试运行供水。
试运行的松山湖水厂。
国庆期间,该水厂实行全天候的供水服务和值班制度,从水源的取水到水质的净化、检测,到最后的供水输出,每天20名管理人员在岗,全力确保24小时不间断的供水工作。
从高空俯瞰,松山湖水厂是一座“叠”起来的水厂。24个标高不同、形状不同、功能不同的构筑物被“塞”进了290亩左右的面积内。
据了解,若按传统设计,供水110万立方米的松山湖水厂用地,需要占地500亩左右。而松山湖水厂所处位置,是珠三角区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可谓寸土寸金。
因此,在该水厂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了叠合式设计方案,成功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通过将多个功能不同的构筑物上下叠合,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提高了水厂的运行效率。此外,项目团队还引入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工程顺利、高质量完成。
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芦花坑水厂的建设工艺与松山湖水厂采用了相同的高标准技术方案。待两个水厂均正式通水后,将惠及东莞千万人口用水,同时有效降低咸潮上溯、暴雨天气排涝等自然灾害对东莞用水的影响,进一步保障区域供水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
撰文:张莎 龚菊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