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项目话剧《倒不过的时差》在常平大剧院上演,这标志着“剧汇常平 艺彩纷呈”常平戏剧月正式启动。12月14日、28日,东莞市戏剧家协会“融入大湾区,助力百千万”原创优秀作品展演,以及经典黄梅戏《江姐》等演出也将先后在常平大剧院上演,让观众过足戏瘾。
常平镇委书记吴润玲,市文明办副主任邓珊珊,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殷柱华,以及常平人才代表等观看了演出。
《倒不过的时差》主创为“清一色”东莞本土团队,编剧、导演和参演人员均是东莞市戏剧家协会会员。该剧曾在2023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青年戏剧节展演中斩获话剧类“最佳剧目”“最佳编剧”“优秀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优秀男演员”“优秀女演员”等7项优异成绩。
该剧曾获业界高度认可。国家一级导演、中央电视台春晚小品总导演娄乃鸣直言:“《倒不过的时差》,这一次我是非常吃惊,一直激动不已。”
中国田汉研究会会长、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原主任、《剧本》杂志社原社长周光甚至表示:“看了这个戏,首先是对东莞的戏剧整体上刮目相看。”
12月14日举办的东莞市戏剧家协会“融入大湾区,助力百千万”原创优秀作品展演,将有多个常平原创作品集中上演,包括少儿粤剧《沉香习武》、小品《我就是这么个人》、现代粤剧《蜂窝洞》、粤剧小戏《坚持》、少儿粤剧《盗仙草》、小品《不在服务区》等。
常平小戏小品基地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全国设立的四个小品基地之一,也是唯一设立在镇级单位的国家级小品基地,先后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并有30余个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依托良好的基础条件,常平镇正逐步成为立足东莞、面向湾区、走向全国的戏剧重镇。接下来,常平将以举办戏剧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着力打造一批深入人心的文艺精品,为群众送上丰盛的“戏剧大餐”;同时进一步搭建戏剧创作与表演交流平台,提升原创戏剧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常平打造东莞东部中心、东部重镇、商贸名城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南方+记者 韦基礼
通讯员 梁翠婷 周伟钧
【作者】 韦基礼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